Wednesday, November 20, 2013

Final Reminder: Ming invites you to Twoo

I found an exclusive and fun way to meet new people online: Twoo.com.
Read this mail in: , Bahasa Melayu, Tamil, 中文, Español, and 32 other languages.

You received this mail because Ming wants to connect with lovis887.door@blogger.com on Twoo. Unsubscribe.
Ming added you as a contact on Twoo and wants to connect.
Check his profile and photos
Recent activity
Twoo
Don't want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anymore? Click here. Massive Media Match NV, Emile Braunplein 18, 9000 Ghent, Belgium BE0537240636. info-en@twoo.com

Tuesday, November 12, 2013

Reminder: Ming added you as a contact on Twoo and wants to connect

I found an exclusive and fun way to meet new people online: Twoo.com.
Read this mail in: , Bahasa Melayu, Tamil, 中文, Español, and 32 other languages.

You received this mail because Ming wants to connect with lovis887.door@blogger.com on Twoo. Unsubscribe.
Ming added you as a contact on Twoo and wants to connect.
Check his profile and photos
Recent activity
Twoo
Don't want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anymore? Click here. Massive Media Match NV, Emile Braunplein 18, 9000 Ghent, Belgium BE0537240636. info-en@twoo.com

Monday, November 4, 2013

Ming added you as a contact on Twoo and wants to connect

Ming added you as a contact on Twoo and wants to connect.
Read this mail in: Bahasa Melayu, 中文, Español, Français, العربية‏, and 32 other languages.
You received this e-mail because Ming wants to connect with lovis887.door@blogger.com on Twoo. Unsubscribe.
Ming wants to get to know you on Twoo.
Connect now
Ming, 29
Singapore
Single
1 new photo
Twoo
Don't want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in the future? Click here.
Massive Media Match NV, Emile Braunplein 18, 9000 Ghent, Belgium BE0537240636. info-en@twoo.com

Thursday, July 4, 2013

English course

Course Requirements

  1. ES5002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purchase a copy of the course text "Research Writing: A Workbook for Graduate Students" by Lee, W.Y; Ho, L. and Ng, E.T.M. (Pearson). The book will be available in the NUS CO-OP in July 2013.

  2. ES5002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write selected portions of thesis chapters (from Introduction and Results & Discussion chapters) for assessment.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most ES5002 students are in the 4th year of their PhD candidature.

    Note: If you are not ready to write portions of your thesis chapters, it is recommended that you take the module in a later semester.

    Note: If you are not ready to write your thesis but have to take the module earlier in your candidature for special reasons, you may register and also  write to the course coordinator [Dr Lee Ming Cherk, email address: elclmc@nus.edu.sg] to explain why you cannot take the course in subsequent semesters and provide relevant documents for verification.

    Note: If you are on a four year PhD program, you may register and also write to the course coordinator [Dr Lee Ming Cherk, email address: elclmc@nus.edu.sg] to explain why you cannot take the course in subsequent semesters and provide relevant documents for verification.

  3. Each student MUST bring along his/her own notebook/laptop or borrow one for tutorials when they are writing their drafts. There will be none on loan from CELC.

  4. For the assignment on “Results”:

  • You should use “new” data (must be available by 3 October 2013) which means that
    • you have not written any paper or draft based on the data,
    • you have not submitted a draft (that discusses the data) to your supervisor,
    • you have not submitted a draft with those results to a journal or conference, and the data have not been published.
    • If you are in your last semester of your candidature and do not have new data that have not been published, you can use published data but you are expected to have new input such as more comments, evaluation and/or explanation. You must not cut and paste portions from research papers that reported the data.

Saturday, May 4, 2013

為什麼很多人畢業了就不再碰哲學?

http://wensonyeh.blogspot.sg/2012/04/blog-post_25.html
一、職場上的競爭和壓力太緊迫了

最近推甄好像剛結束,自然又有一批新血要加入哲學圈子裡。去年我寫過一篇有點告誡性質的文章
告訴對哲學好奇、想加入這個圈子的學子們,我所看到的現實社會是什麼樣子,以及哲學人打滾其中的利弊等等。
然而,去年是去年,那時經濟看起來有點起色,大家還不知道八月開始歐洲和美國會開始新一波的失業狂潮,
前兩天我看到一則新聞,裡頭是讓人看了更覺得憂心忡忡、前途茫茫的消息:

為了怕被記者胡編亂謅所誤,我還特地上網查了查資料來源,看來中文版說的不假。
要知道,美國因為沒有像台灣這樣大學浮濫的情況,加上學制設計也不同,就我所知,就算是從純理論科系畢業的人,
以往在就業市場上並不像台灣那般弱勢,這也是我不贊成拿美國哲學系畢業生的收入和職業來證明唸哲學會有競爭力的原因,
因為美國的大學生比例本來就比台灣低很多,就算兩邊的大學畢業人數都超過市場需求,但是超過多少是非常重要的,
這就像是「穀賤傷農」的道理,當供給超過需求一成,可能售價也是跌一成;但是超過三成時,售價可能要跌超過一半以上。
現在看到連美國都開始「賤」了,唸哲學真的是一條辛苦的路。就我自己的所見所聞,的確多數哲學人對找工作是有焦慮的,
而且這焦慮往往在還沒踏出學院時就已經出現了,當年我們還有一個唸得不錯的學姊,忽然之間就休學了,跑去學寫程式,
然後投入職場找到了工作,她認為這是出於效益計算,明智的選擇。我不是鼓勵大家這樣做,因為我怕老師罵我把學生嚇跑了,
我是要說找工作真的很競爭,就算找到了也還要努力保住職位、力爭上游,回頭看看那些書架上的哲學著作,難免覺得無力。


二、無法再創造可以專心研讀的環境

這點和第一點有延續關係。我上家教課時常會建議學生,希望他們能一輩子保持「閱讀文字類書籍」的習慣,
因為有太多人一從學校畢業後,除了雜誌和漫畫之外就什麼都不讀了,好像終於解放了、解脫了一樣,視讀書為苦役。
然而,讀哲學書籍需要比讀一般書籍更嚴苛的條件。我想只要唸過哲學研究所的人都有經驗,唸書時你必須規劃進度和時間,
如果是「想到的時候才讀」、「感覺來了才讀」,那一定讀不好,而且這跟天資或程度沒有多大關係,就是非得如此不可。

為什麼?因為哲學與一般書籍不同,裡頭通常是環環相扣的,充滿了一個又一個論證,放掉了一個,可能後面就讀不太懂了,
一般的小說或知識性書籍不會如此,就算你隔了一陣子沒看,忘了某一個關節,後面還是可以繼續讀下去而沒有障礙。
不只這樣,因為「硬哲學」的書很難、很細,所以也不是心血來潮時想看就能看,要讀這種書還需要一個長期融入的心理狀態,
這情況有點像運動,一個平時不運動的人,你要他忽然之間跑一萬公尺,恐怕還沒跑到一千就累倒了,
然而讀哲學書就是得要「跑一萬公尺」,所以你要常常跑,甚至天天跑,就算再忙再累再心不甘情不願也要保持跑下去的習慣。

想想看,這對於一個正常的上班族而言是多麼高的門檻?更不要說如果結了婚、生了小孩,有多少人還有時間搞這種東西?
也難怪,看看實際的情況,所有的哲學家都是出現在學院裡的,再怎麼樣不世出的天才,不在學院裡就寫不出哲學著作。
這讓我想起了哈金的小說《自由生活》,裡頭的主人翁在完成了世俗化的美國夢之後,到頭來居然跑去當一個櫃檯人員,
因為他希望能夠當個詩人,而他已經不在學院裡了,唯有從事這樣的工作他才能擁有專心寫詩的環境。
同樣地,要不是我不再當上班族,只願意當個「自由的矛」(Free Lance),大概也不會看Phil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了。


三、自我感覺良好的傻勁消失了

我曾聽哈金說過,他認為寫小說要有「偉大的幻覺」,換句話說就是要自以為是、自我感覺良好,覺得有朝一日終能成一大家。
轉念想想唸哲學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尤其是初始接觸哲學的年輕人,也許剛讀過一兩本哲學書,往往便急著要解釋全世界,
好像看到什麼都已經很有想法、充滿洞見了一樣。你可以說這樣很蠢,很naive,但是這樣純粹的時刻也有它的好處,
有些哲學家也經歷過這樣的階段,像尼采,如果他當年沒有宅在家裡瘋狂閱讀《意志與表象的世界》,
然後開始用特殊的眼光去看世界,我非常懷疑他日後只會是Basel大學的一名普通的古希臘文字學教授,不會寫《悲劇的誕生》。
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尼采的腦袋和眼睛,我們一般人的自我感覺良好通常只有兩種結局,一種是從此自覺滿足,不再進步,
如此一來因為碰不到真正的挑戰,所以便可以繼續自我感覺良好下去,我覺得網路上這樣的人蠻多的,不少人還自封大師;
另一種則是鼓起勇氣走進真正的哲學圈子裡,結果呢,看看那些哲學家寫的東西,尼采26歲寫出《悲劇的誕生》,
維根斯坦29歲寫出《邏輯哲學論》,其餘你叫得出名字的哲學家也莫不有驚人的成就,動不動就同是數個領域的大師,
像Whitehead、Putnam、Churchland夫婦…等。好吧,也許有人會說,總有大器晚成的哲學家吧?當然有。
可是你覺得自己到了57歲寫得出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到54歲寫得出Davidson的Agent, Action, and Reason
別傻了,你連要超越自己的老師都不容易了,他們那時代的學者既不比我們笨,卻又比我們心無旁騖,想超越他們談何容易?
哲學不是硬科學,當我學會代數、牛頓定理,當我背了週期表、能階公式,你叫諾貝爾獎得主來談這些也不會比我有權威,
但是哲學呢,一個毛頭小子就算學了半天、想破腦袋,他的論述在大哲學家面前很可能還是漏洞百出、目光短淺,
套個海明威的書名,這叫「to have and have not」,懂的多的越來越懂,不懂的就是不懂,想想也讓人洩氣。
於是乎,看過了學院的堂奧,再走出學院的殿堂之後,很多人便選擇「泯於眾人」,反正多努力也沒用,生活跟哲學再不相干。

Sunday, April 28, 2013

Saturday, April 27, 2013

我在美国当博导:亲历博士生教育

美国的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为什么能够令世界上的众多学子心向往之?除了社会、政治、经济及其历史等诸多原因外,就美国研究生教育本身的优势与特色而言,确实有其可圈可点之处。在美国二十余年的求学和执教生活,加之指导五十余名博士生的经历,让我对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体制、培养模式、质量监控等诸多方面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此间频繁往返于美国和中国之间,致力于中美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与中国高校的同人、学子们交流,研讨,参加博士论文的开题、答辩等。2003—2005年期间,还曾两度作为美国政府派往中国的富布莱特高级访问学者,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和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在中国高校执教与研究的亲身体验,加之与中国同仁们的合作交流,让我对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有了更为直接的认识,也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倍感欣慰。但毋庸讳言,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某些方面还有待改善。秉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观念,我力图从亲历者和旁观者的双重视角来诠释美国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的问题。鉴于美国的博士生教育能够为我们展示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全景,且与中国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因此,我将结合个人体验,重点围绕博士生教育,选取几个相关问题加以论说。

    美国研究生学位知多少?

    如果我们要了解美国的研究生教育,那么我们首先要了解美国的学位制度以及由此衍生的相关内容。

    第一,美国的学位制度是怎么建立的?


    美国的学位制度是在19世纪借鉴德国研究生教育模式和英国学士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636年创建的哈佛学院(即现在的哈佛大学),仿照英国的学位制度,对学完4年传统经典课程的学生授予学士学位。1826年哈佛学院首次开设研究生课程。1859年密执安大学首次授予完成文科硕士学位计划的两位毕业生以硕士学位,这是美国大学最早正式设立现代研究生教育和硕士学位制度的标志。1861年耶鲁学院(即现在的耶鲁大学)授予了美国历史上首批3名博士,标志着博士生教育和学位制度在美国的诞生。187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研究生院。1900年,由哈佛大学等14所主要培养博士生的著名大学组成的美国大学联合会(AAUP)应运而生。该联合会的建立,对美国研究生学位制度的标准化、正规化起到了关键作用。1933年普林斯顿大学设立高级研究院,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机会,这表明美国高等教育正式承认博士后研究。1961年成立了美国研究生院协会,标志着美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而走向成熟。

    美国非常善于借鉴他国的学位制度建设经验,并结合本国的实际加以改造、创新。比如,世界上第一个哲学博士学位是由德国授予的,而美国1861年就借鉴过来。当英国在1920年才授予该国的第一个哲学博士学位的时候,美国已创造性地设立了专业博士学位,并在哈佛大学授予了第一个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博士(Ed. D)。相比而言,英国稍晚些,直到1992年才授予专业博士学位。
    第二,美国有什么样的学位?

    鉴于美国社会的多元性,其学位授予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以博士学位为例,在众多的博士专业中,博士学位约有六十多种。我们通常把它们分为三大类,即研究型博士、专业型博士和跨学科博士。研究型博士学位(哲学博士学位) 侧重于学术性,强调创造性的科学研究潜质。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的人多数是往大学教授方向发展的。专业型博士学位侧重于专业应用性和实践性,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是与文理相关的专业领域,如工程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公共管理博士、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博士等;二是文科博士、理科博士、医学博士等,授予在某个专业或学科作出创造性贡献的学者。专业型博士往往需要在相关专业的实习经历。跨学科博士学位即交叉学科的博士学位,如生物工程博士、生物化学博士、天体物理学博士等,大多是由在科技前沿领域从事研究并取得成果的学者所获得。总体来看,美国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博士学位,除了较为成型的哲学博士学位以外,各种类型的专业博士学位、跨学科博士学位也应运而生,层出不穷。

    第三,选读什么样的学位?

    也许这个问题是人们最为关心的。此处我无意列举具体的策略,而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说明选读学位时涉及的一些原则性的问题。

    攻读硕士学位还是博士学位?在美国,二者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美国的硕士学位获得者多以修课为主,至于是否需要做论文,视个人意愿而定。不打算做论文者,可多选修6个学分的课程来充抵论文,最后也可以取得硕士学位。既然只是6个学分的差别,所以大部分学生倾向于选择不做论文。选择做论文的学生,或者是希望证明自己的研究能力,或者希望通过硕士论文的写作,为进一步申请博士学位做一些铺垫。正因为取得硕士学位相对容易,因此,美国的硕士学位的含金量不高,但博士学位就大不相同了。比如,我做完硕士论文,别人仍然称呼我为“Mr. Yan”,但获得博士学位后,称呼就变成了“Doctor Yan”,并伴随终生。此外,硕士论文与博士论文在英文中也有不同的称谓,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都可以用“thesis”表示,但“dissertation”就仅指博士论文。称谓、头衔的不同,实质上反映了人们对博士学位价值的尊重与认可。

    即使选定攻读博士学位,也还涉及读什么专业的问题。这绝非一厢情愿,而要知己知彼,两厢情愿。比如,许多美国人不太热衷于诸如数学、物理等基础科学的学位,所以美国许多大学的基础科学类专业的博士学位往往被外国学生揽入囊中。在美国的某些物理系中,几乎是中国人一统天下。鉴于这种情况,美国设立了许多研究基金项目,致力于鼓励如何让美国人去攻读基础科学和技术类的专业。与此相反,诸如医学、法学、经济学等都是美国人所热衷的专业。有些学校的医学院不但不提供奖学金,甚至还规定必须是美国公民才能就读。专业选择的不同取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美国人的生活价值取向,实用主义无疑是根深蒂固的一种价值观。


    除了考虑专业本身的热与冷并做出合理取舍之外,攻读学位时,学校类型、尤其是学校的排名应该成为主要的参照依据。排名越靠前的学校,其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越高。就博士学位而言,通常人们首选的是研究型大学。根据美国2000年的卡内基分类标准, 研究型大学按授予博士学位的数量及学位所覆盖的学科领域范围,又分为广博型与密集型: 每年至少在15个学科领域授予50个以上博士学位 (广博型), 和每年至少在3个学科领域授予10个以上博士学位,或者每年所授予的博士学位总数不少于20个 (密集型)。美国研究型大学约有一百五十多所,占大学总数的3.8%左右,但是,它们培养了80%的博士生。研究型大学的科研资金雄厚,研究水平领先,无论从奖学金申请还是将来专业发展,都是好处多多。
    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奖学金或助学金是他们在选读博士学位时优先考虑的因素。那么,美国大学的奖学金或助学金出自何处呢?一般来讲,有联邦基金、州政府基金以及多种形式的私人基金。这些基金有些是用于资助研究项目的,有些则直接用于研究生培养方面。由于博士生是在导师带领下进行研究项目的主力军,所以,研究项目中的部分经费可用做研究生的助学金或奖学金。名牌大学往往更有实力从美国教育部获得大型的联邦基金资助,这也为他们吸纳更多的优秀博士生提供了资金上的支持。就许多公立大学来说,各州政府也会拨款用于研究生教育。例如,美国各州的教育经费预算中,都有一个“配方计算”,由此来确定研究生助学金的资助量,而这个资金总量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招收博士生的数目大小。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博士生都可以获得研究生助学金,优秀的博士生还可以获得可观的奖学金,使其无须打工,足以读完博士课程。助学金或奖学金资助数额的多少还与学科专业类型有关,比如,科学和工程类专业的研究经费较多,其资助额度也相应较高;而教育类相对比较少,人文学科的资助就更少了。

    第四,什么人可以申请学位?

    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国的教育是有教无类的,是大众化的。高等教育的各个层次极为分明、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几乎所有的领域。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需要,任何人都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或途经来接受教育或培训,并获取相应层次的学位。此外,教育平等化的理念深入人心,并成为政府决策与投资的依据,这也使得学位获得者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越来越多的来自美国社会底层的学生进入到了硕士教育和博士教育阶段;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拿走了美国的博士学位。过去被视为弱势的群体现在也逐渐地迈入到高层次的学历队伍中来。美国教育部除了负责资助大型研究项目外,它的另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教育扶贫,促进教育的平等化。美国教育部会根据具体情况,来资助有特殊需要的学校,以改善其教学条件,提升其社会地位。例如,教育部针对当时大量墨西哥移民涌入美国这个现实,特在美国本土南部各州资助了很多墨西哥裔的学校,进行英语和西班牙语的双语教学改革项目。我在得克萨斯州大学工作期间,就曾经参与主持了一个主要为西班牙裔美国人服务的教育领导学博士班建设的项目。

    什么年龄段的人更容易获得学位?其实,这个问题对美国人来说,似乎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在美国,年龄的大小并不决定他有无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或能否获得学位。高等教育的大门是对各种年龄段的人敞开的。就目前来看,越来越多的“大龄青年”进入到博士教育阶段,比如,我们学院的博士生平均年龄大约在35—40岁左右,其中也有50岁的博士生。年龄稍大的博士,往往有着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无疑是重要的财富与资源。以我们招收教育科学研究的博士为例,其先决条件是必须有5年的教学经验。缺乏实践教学经验的人,又如何研究教育现象呢?试图以旁观者的姿态冷眼观潮、对教育现象高谈阔论、说三道四或者指点迷津,充其量也只是纸上谈兵罢了。即使博士期间有可能补充相应的实践经验,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极为有限。美国高校在招收博士生方面,各个专业对于申请者的经验和经历都是极为看重的,而年龄似乎可以忽略不计。年轻固然有其优势,但经验对于博士阶段的学习而言或许更为重要。相比而言,中国的教育科学博士生们似乎“太年轻”了。


    跨专业的人是否不太容易申请到攻读新专业学位的机会?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比如,就教育科学研究这个专业领域来说,如果一个学生在本科阶段和硕士阶段都是学的教育学专业,那么美国的博士入学指导委员会可能因该生的专业背景的单一性而有所顾虑,甚至会拒绝接收。因为教育是个复杂的社会现象,需要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人,比如哲学系、历史系、社会学系、心理学系等,这样才能丰富教育科学研究,拓展其视野与领域。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不同专业背景的交叉是非常必要的,而转换专业在美国也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以我个人为例,我本科学习化学专业,博士攻读的是心理学,而目前从事的工作则是教育领域。
    女性攻读博士学位是否不具有优势?不容否认,美国是存在性别歧视的。比如,我在教授教育研究方法时,比较喜欢L.Gay撰写的一本畅销教材《教育研究》(Educational Research)。该书作者在20世纪70年代署名时之所以用名字的首字母L而不是Lorraine,其目的就是淡化自己的性别。因为在当时,学术研究领域多为男性所统治,研究方法领域更是如此。女性涉足障碍重重,更何况质性研究方法在当时并非主流。如果以女性作者身份出现,或多或少都会影响人们对此书内在价值的判断。当今的美国,性别歧视已不太明显。平等、多元的教育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人们发展自我、保护自我权益的依据和手段,所以女性选择其生涯发展路径的自主性也越来越大。比如,许多美国年轻女性在读完大学或硕士后,可能先考虑成家、安居等问题,待稳定之后,再比较从容地、理性地来决定是否继续读书,攻读哪个专业。攻读博士并不是她们逃遁就业压力、延迟进入社会的挡箭牌,而是立业、乐业的开始。作为学校,是没有理由拒绝这些深思熟虑之后做出选择、并执著追求的女性的。这样,越来越多的女性、年龄越来越大的女性也步入了博士学位申请者的行列。

    总体来看,美国的教育特别强调大众化、平等化、多元化,为美国公民以及在其国土上的外来人员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教育在推进社会的整体进步、缩小社会阶层的差距方面,确实功不可没。

    美国博士教育体系知多少?

    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虽然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基础教育曾出现过危机,“国家处于危难之中”的耸言令美国人多了些教育的忧患意识,但就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而言,始终稳定地保持其优质的水准。当然,这是与美国的教育强国的理念、经济实力的强大以及联邦政府的大力资助等密切相关的。我们从博士学位的授予人数的变化中也能略窥一斑: 1960年,美国授予的博士学位约一万个,到1970年则扩大到三万个左右,现在则趋于稳定,大约每年四万个左右。博士的扩招并未降低其培养的质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美国较为完善的博士教育体系。从博士点的审批,到博士生的培养流程,再到质量监控体系的运作等,都遵循着非常规范的程序来进行。

    第一,申请博士点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美国博士点的审批也有一系列的要求,但从大的方面来看,至少要满足两个基本要求: 一是要能够开设出一系列非常合理的博士课程;二是要有一个专业化的教授团队。

    在美国,做博士是从系统地读书开始的。也就是说,博士生首先要修完所规定的博士课程,通常在3年内完成。这一点与中国培养博士生的常规模式极为不同。尽管有些课程在本科或者硕士阶段已经修过,甚至课程名称都是相同的,比如“教育基础”(Foundation of Education)可能在本科阶段、硕士阶段和博士阶段都开设,但是,其深度和广度都是不同的,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同。从课表的标号来看,同样的课程名称,在本科阶段是400号以下,硕士阶段可能是500号上下,而博士阶段则是900号了。美国一般大学对博士的修课要求是50~60个学分,大约要修完至少15门以上的博士课程。正因如此,课程设置就显得至关重要,它直接决定了博士生培养的规格与水平,自然也就成为博士点申报中的核心内容。一般来说,博士课程可以分成几个不同层次、不同系列的课程模块,比如,就教育政策研究方向的博士课程而言,可以包括教育的基础课程、研究方法类课程、教育社会学课程以及教育经济学课程等几个大的模块。


    设计合理的课程固然重要,谁能教授这些课程似乎更为重要与现实。所以,是否具有一个强有力的教授团队就成为博士点建设中的另一个关键成分。在美国,大凡能够指导博士生的教师,无论他是教授或副教授,都可以称之为博导。博导与教授的级别没有直接关系,只与所从事的工作性质有关,即指导博士生。教授团队的主要工作就是开设相应的系列课程,全程参与辅导博士生的学习与论文写作等工作。一个教授团队需要多少人才算达标呢?对此并无固定的人数要求,这要根据开设课程的数量、专业方向等的不同来确定。
    第二,怎样衡量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一旦博士点建立了,之后的工作就是如何培养符合要求的高水平的博士生。可以说,博士生的毕业论文质量是衡量其学习成效的最终依据,但是,毕业论文毕竟是一个结果性的指标,而对博士生在学期间的过程性评价也是非常必要的。美国大学要求博士生在实际着手做毕业论文之前,必须通过所规定的考试,否则没有资格申请做毕业论文。这种模式与中国截然不同。中国学生从小就接受各种形式的考试,直至高考这个决定命运的最重要的测试。此后的考试就越来越少,相对重要性似乎也越来越小,到了硕士研究生和博士阶段,几乎就没有特别重要的考试了。当然,最近中国教育部对研究生入学考试也进行了改革尝试,试图严格规范研究生考试制度,探索实行全国统一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总体来看,美国的考试模式与中国恰恰相反。美国的教育不主张在低年龄阶段过多地进行考试,以免损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热爱学习,享受学习,喜欢学校。到了中学以后,对学生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希望学生通过考试来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进入到一所好的大学。到了大学或者研究生阶段,其考试铺天盖地,难度也越来越大。没有刻苦的学习态度,没有一定的应试能力,很难通过考试,自然也就无法获得相应的学位。宽进严出可以说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鲜明特色。

    作为博士,需要接受哪些类型的考试呢?以我所教的学校来说,有两场具有挑战性的考试: 一场是博士资格考试(candidacy exam),另一场是综合考试(comprehensive exam)。

    博士资格考试一般在一个学年以后或者一个学期以后进行。之所以比较早地进行此类资格考试,其目的是对所有博士生进行及早的筛选,让学生和教授双方更为准确地了解是否适合继续攻读博士,以免读完三年的课程却无法毕业。考试有笔试和口试两种形式。

    笔试为闭卷考试,大约持续4~8个小时,考试内容虽然与所学课程有关,但因涉猎领域广泛,也令考生无从准备,只能详细研读有关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考试的时候不允许带除了简要提纲之外的参考资料和参考书,而且考试之前所有的题目学生都是不知道的,只是在考试之前有一个大题目让你进行准备。无论对哪个考生而言,这种高强度的考试无疑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对于中国学生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语言的障碍。哪怕你的英语再好,面对这样的限时考试恐怕也很难找到你的优势。考试对于写作的要求很高,通常是学生得到题目之后用计算机进行答题。有些中国学生说,“我在打字的时候无法思考,而在思考的时候又打不了字”。面对学生这样的要求,我们会允许他们用手写的方式答题,个别美国学生可能就会抱怨这样做有失公平。那我会告诉他,我们没有要求你必须用计算机答题,你也可以采用手写的方式进行答题。实际上用手写的方式答题已经处于一定的劣势了。因为用计算机答题,通常我们可以使用微软的word软件,通过软件自带的拼写检查和语法检查的两大功能,就已经拥有了一定的优势;此外,计算机写作的卷面整洁度是手写无法比拟的,特别是在考试的这样一个紧张的场景下;还有一点就是,手写的卷面在阅卷的过程中很容易被阅卷的教授认出来,因为试卷在阅卷的过程中虽然是匿名的,但是手写的字迹是每个人特有的,因此教授可以通过字迹来对试卷进行识别,因此评价就带有一定的个人倾向性。
    笔试之后进行口试,这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机会,把笔试部分尚未阐述清楚的问题再重新论述。同样,口试阶段的学生往往也要做充分的准备,以便利用这个机会来证明自己的真实能力,或者弥补笔试的不足。有些中国学生担心自己的发音不纯正,其实大可不必为此担心。

    假若学生没能通过这第一场资格考试,还有机会补考。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如果美国学生没能通过博士资格考试,他会告诉你“Thank you, Byebye”,至此他可能放弃继续攻读,因为他认为教授对他不予认可,或者自己不是做博士的料。两种原因都让他觉得继续补考是毫无价值的事情。但中国学生多数情况下会争取第二次考试机会,因为无论是从颜面方面还是奖学金方面,或者从对专业的执著与对自己能力的自信等方面,都让他们无法轻易放弃。自然,中国学生坚持了,并胜利了。

    有关博士资格考试中的语言障碍问题,这也是历来困扰中国学生的最大的问题。对于英语的语言能力来说,无外乎听、说、读、写这四大技能。就我个人的体会而言,听是不用担心的,因为美国的英语环境是不需要你担心英语的听力问题。说也不应存在问题,因为在美国,多元化的社会人群也注定了多元的发音,真正纯正的英语固然令人向往,但带有口音的英语在美国比比皆是,是可以接受的。关键并不在于发音,而在于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观点。因此博士资格考试对于中国学生最难的地方就是如何用英语来进行学术写作。可能同一个题目,用中文我们可以表达得很好,但是换成英文,很多学生就不知道如何进行表达了。

    综合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综合分析、应用的能力,是对博士生所学课程的一次全面考核。以我个人参加心理学博士的综合考试为例,总共参加了3天的6场考试,内容涵盖了所学过的心理学的所有课程。目前有些学校对综合考试进行了改革,允许学生以公开发表的一篇论文来取代综合考试。但鉴于发表论文也非易事,所以,综合考试仍是目前考核学生的一种主要方式。

    反思美国博士阶段的考试制度,也能够发现其中所蕴涵的合理内核。我们都清楚,美国的教育一直反对背诵,这在小学阶段极其明显。但是,到了大学和研究生阶段,知识储备却成了学习中的要事。如果博士生不能对所学专业的知识驾轻就熟,烂熟于心,信手拈来,融会贯通,未能形成该学科专业的系统知识体系,那么,无论对于后续的论文选题、文献综述或是研究,还是对于将来作为大学教师的职业发展,他都无法胜任这些工作。应试能力是博士生闯关的基本条件,货真价实的博士是需要到考试的熔炉中锤炼一番的。就我个人体验而言,考试的磨炼虽然艰辛,但对我后续的专业成长无疑是极有助益的。

    第三,如何监控博士生培养的质量体系?

    从大的方面来看,美国有各种各样的中介组织来监控博士培养的质量。例如最有威望的一个组织是美国大学联合会(AAUP),该组织在1900年由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14所主要培养博士生的著名研究型大学的成员组成。美国大学联合会相当于一个一流研究型大学的俱乐部,其中一个目的就是监督博士教育的质量,建立评价标准以及博士点认定的条件,等等。经过多年的发展,一些地区性的认证机构也参与到质量监控活动中来,从而在更大范围内保证了博士生教育的质量。此外,一般大学都设有研究生院,而研究生院也会在各个方面对博士生教育的质量进行统一的监督和管理。


    从博士生培养的具体流程来看,任何一名博士生的培养都不是某个导师或教授的个人行为,而是由教授委员会或者教授团队共同指导的。这不仅让博士生享受了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也避免了家族式的、垄断式的或封闭式的培养,为真正地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提供了机制上的保障。从课程的开设到论文的指导,都是由教授委员会集体合作来完成的。不同的教授,其授课内容与风格有所不同,对学术问题的看法及其角度也存在分歧。但正是这种多元特色,更容易拓展博士生的视野,使他们在学术争鸣中更为客观地、深入地思考问题。即使博士生在做论文时要选择某个导师作为自己的委员会主席,但是,无论是论文写作还是答辩,都与教授委员会的所有成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确实,由于委员会成员的构成比较多元,观点不易统一,这对博士生而言,无论是学术上还是社会人际交往上,无疑都是极大的挑战。

    虽然总体来看,美国博士生的培养有其较为健全的体制,但毕竟也有鱼龙混杂的现象。排名靠前的头牌名校与排名靠后的学校,他们对博士生的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对所有的美国博士都行以注目礼,有时还是需要看看他的“出身”。
    攻读美国博士学位知多少?

    从选定要攻读的某个专业方向,到最后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其间要完成学校规定的一系列任务,其中主要包括所规定的课程学习,两场大型的考试,博士论文的写作及其答辩等。在美国的很多学校,当学生通过了博士生资格考试后,就会授予他们硕士学位。这既是对学生付出努力的一种回馈,也是对其学业水平的一种认可。尤其对于那些通过了博士生资格考试、但因各种原因而无法顺利攻读博士学位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慰藉和收获。

    此外,当学生修完规定的课程并通过考试之后,就可以得到一个ABD(All But Dissertation)的头衔,即准博士的头衔。意思是除了毕业论文之外,所有程序都完成了的博士生。美国许多用人单位对于ABD也是接受的,他们的聘用广告中会有“ABD is also considered”的附加说明。ABD的学生可以较早地谋取一份工作,使自己不仅在经济上有所收益,还能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提升职业竞争力。但就大部分的ABD学生而言,繁忙的工作与学业论文二者难以同时兼顾。另一方面,若在规定的时间内(通常是7年)尚未完成毕业论文,那就没有资格获得博士学位了,终生就是一个ABD,无法“转正”。那么,获得ABD的人在整个博士申请者当中占多大的比率呢?据统计,大概是50%。也就是说,博士学位班中,大约有一半的人最后没有获得博士学位,只能拿到ABD的头衔。由此,尽量提高博士生的博士学位获得率就成为目前博士生培养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就是如何帮助博士生完成毕业论文。

    我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在美国申请博士学位所需完成的几项重要活动,如修课,考试等,此处将重点围绕博士毕业论文的问题进行论说。

    1. 如何选择指导学位毕业论文的导师?

    在美国,博士生培养不是单向选择过程,而是多方互动的过程。学生面对的不是一个导师,而是导师团队;学生选修的课程不是导师开设的某个方向的课程,而是所在博士点开设的该方向的系列课程。学生可以选修课程,也可以根据研究的兴趣选择导师。同样,导师也在选择学生。与中国不同的是,美国的学生不是一进校门就确定自己的指导教师,而是在修完课程、通过资格考试后,在准备毕业论文时再去选择指导教师。在选择指导教师以及教授委员会的成员时,需要注意三个问题。

    (1) 先选定谁做自己的教授委员会的主席,即指导教师。博士生邀请某位教授做自己的委员会主席时,如果教授委婉拒绝,他通常可能会说“我很忙,我的学生很多,我无法承受这么多指导工作……”,如此等等。遇到这种情况,最好另选他人。一般来讲,主席应该在委员会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2) 向教授委员会主席进行咨询,了解由哪些成员组成委员会。通常情况下,主席对所选定的委员会成员了解较多,易于沟通,由主席协助确定委员会成员,将有助于将来论文修改及答辩时的多方协调。

    (3) 如果在论文写作过程当中,博士生和委员会主席磨合不顺,摩擦不断,则需要考虑更换委员会主席。但是,博士生做出这种决定时往往是非常慎重的,因为这不只是学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问题,还涉及能否找到另一位愿意做主席的指导教师。如果是教授本人的特殊原因,如离校或生病等,中途改换导师则另当别论。从上述介绍中不难看出,毕业论文的完成不仅有严格的学术方面的要求,其中还涉及人际关系的要求。这种现象在中国也是非常普遍的。
    2. 如何与教授委员会主席及其成员进行适宜的沟通?

    博士毕业论文撰写的过程是一个反反复复修改的过程,其间必然涉及与导师及其委员会成员的多方、多次沟通。每个导师的指导风格各不相同,有人不喜欢学生经常性的咨询,而是希望学生自己先写,完成之后再给予点评;有些教授则喜欢学生写一章,他改一章,甚至写一节改一节,全程监控学生的论文进程。作为学生,摸清导师的指导风格并尽量与之配合,这对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有必要的。但从论文完成的质量及其效率来看,学生最好不要等到论文写作结束以后再去请教导师,假若导师对论文不满意,那么学生就前功尽弃,其风险太大。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完成一部分内容就咨询教授的意见,不必过于在乎教授的脸色,毕竟这是他的工作,况且大部分教授都是非常敬业的。

    除了与委员会主席沟通,博士生还需要与委员会的其他成员保持密切联系,听取他们的指导意见。但是,教授委员会成员们的指导风格通常有很大差异,博士生要想让自己的论文迎合所有教授的观点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怎样与这些观点不同、性格和风格相异的教授们进行沟通呢?博士生通常有两种做法: 第一种就是写完一章内容,给教授委员会的每位教授发封电子邮件,向他们征求修改意见;第二种就是将写好的内容呈交给教授委员会主席,按照主席的意见修改,直至主席满意,然后由主席发送给委员会的每位教授。两种做法孰优孰劣?按照第一种做法,同时向每个教授征求修改意见,博士生可能节省了时间,并听取了多方宝贵意见,但有时众口难调,取谁舍谁很难度定。尤其当教授们的观点对立时,更是难以平衡。有些学生将A教授的认同观点转发给持有相反意见的B教授,试图以此为自己找到某种辩解的证据。这种做法易于造成教授之间的矛盾,有搬弄是非之嫌疑。相比之下,第二种方式较为可行。

    事实上,不论是在美国,或者中国,教授之间肯定存在着学术观点上的分歧,这种分歧并不代表教授们之间的斗争,而只是学术对话的一种形式。作为一个博士生,其目的不是在教授们的论争中寻求生存或解脱,而是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论文。若能本着这个目的,许多矛盾也就容易化解了,许多问题也就不成为问题了。

    3. 完成博士毕业论文需关注哪些主要问题?

    完成一篇博士论文,并非意味着只是写出一篇博士论文。其实,论文完成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关卡,所以,博士生要做好“闯关”的准备。


    如何选题通常是着手毕业论文时要闯的第一关,所有的博士生都无法回避。但鉴于学科之间的差异,闯关难度各不相同。例如,大部分的理工科类博士论文是与导师或者研究所的科研项目联系在一起的,其选题多是根据在研项目而定,甚至由导师“命题”。而教育或者人文学科类的博士大部分是自己定题。

    选定了题,就要闯第二关——“文献综述”关。这项工作体现了博士生对所研究主题的进展情况的整体把握,是对博士生收集信息、综合概括能力的一个考查。
    第三关是开题报告关。博士生能否顺利地完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这个环节可以说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开题的目的不仅是探讨选题的意义何在,更主要的是探讨如何实际去做,怎么做。从教授委员会成员的角度来看,如果只是在面上泛泛评论博士生选题的意义,甚至因主席的名气与权威而爱屋及乌地“惠及”学生身上,粉饰选题的价值,回避存在的问题,那么,开题的意义又何在呢?庆幸的是,这种情况在美国的博士生开题中少有发生。从博士生的角度来看,除了认真准备、详尽阐述自己的研究构想与实施方案外,“闻过则喜”的心态是必须有的。开题的目的就是让专家们挑刺,哪怕是鸡蛋里面挑骨头。问题越多、越尖锐,可能的隐患就越容易排除,后续论文答辩的通过概率也就越高,论文质量也就越高。讳疾忌医、掩盖问题的心态,实际上是自欺欺人,最后也只能是自食其果。

    第四关是数据的收集、分析与解释。这一关是论文写作中最花费时间、最耗费心力,也是最痛苦的阶段。在美国,大部分的博士论文都是必须做研究的,都是要通过实验室研究或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来搜集信息、数据,寻找证据,通过分析之后,形成自己的观点。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和创造性,也费尽了心力,称之为呕心沥血似乎也不为过。

    第五关是答辩。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前面几关都顺利闯过,这一关基本上就是稳操胜券。如果前面几关危机四伏,侥幸混过,那么答辩这一关也只能孤注一掷了。胜败虽然在此一举,但其真正的决定因素不是答辩本身,而是前期内功的磨炼。

    4. 如何撰写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

    对于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来说,写作无疑是在更大范围内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思想与实力、扩大影响力与知名度的最佳方式。如何撰写一篇符合规范的博士毕业论文?中国古代强调写文章要参照八股格式,当然,过于强调刻板的八股格式而无实质内容,这早已被人唾弃。但是,从规范写作体例、让读者更清晰地把握文章结构的角度来看,还是要遵循通用的论文撰写格式,并言之有物。就美国大学对博士论文撰写格式的要求来看,基本上包括导论、文献综述、方法、结果与发现以及讨论这五章的内容。下面我将结合教育和心理学方面的博士论文撰写来加以说明。


    第一章是导论(introduction),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陈述拟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即问题的界定;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研究的意义何在;本论文的研究问题,即要探讨的具体问题是什么;对拟探讨的问题中的关键术语进行定义,包括理论定义和操作定义,以便聚焦于所探讨的核心问题,合理地限定该论文所涉及的问题范围;最后需要指出该论文的局限性。开门见山、坦诚布公地提出论文存在的局限性,可以更清晰地勾勒出论文的研究范围,也防患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无端批评。
    第二章是文献综述(review of the literature)。一般来说,文献综述部分需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陈述有关研究问题的历史背景,即详细介绍研究课题的来龙去脉,发展线索。至于历史背景需要追溯到哪个年代,这视具体课题而定。

    其次阐述该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及理论框架。论文中必须对各种相关的理论进行详细、准确的综述与评价,阐述它们是如何用于支持、指导本研究的;在此基础上,构建出自己的理论框架。该部分内容显示了博士生的理论思维水平,也是区分博士水平与硕士水平的重要指标。也许有的博士生会认为,这个理论框架是我自己独创的,前无古人。本论文就是为了阐述和验证这种全新的理论观点。我想,大部分的教授委员会成员都不会认可这种貌似创造、实则单纯的想法。从学科发展及科学研究的演进历程来看,没有任何一个理论是凭空而来的,即使是对以往理论的批判,也需要引介有关理论,毕竟它们也起到反面例证的作用。继承、批判、借鉴、创造,在理论构建时都需要兼顾到。

    当明晰了理论框架之后,可以在此框架范围内,对前人所做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和综述。同样,也许有的博士生认为,自己选做的课题领域从未有人涉足,因此无从论述什么研究文献。果真如此的话,那么作为博士阶段的选题,其意义就值得怀疑。原因有三: 其一,课题奇难,当今的技术手段无法实现,即使是处于该领域前沿的高手专家们也无力研究;其二,该选题是个死问题,大凡涉及该问题的,都无功而返,血本无归,最后也就无人问津了;其三,该选题根本不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只是博士生自己的情有独钟和偏好而已。总之,文献综述中总是有前人研究可借鉴的,否则就需要反观自身了。

    文献综述的最后一部分就是提出研究假设。研究假设是作者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形成的,根据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来推断可能得到的研究结果。研究结果的预期应该有理有据,合情合理,不宜演绎太多。

    第三章是研究方法(methods),即介绍论文研究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或手段。下面以教育和心理学博士论文为例来介绍该部分所涉及的主要内容。

    首先要按照从大到小、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来陈述研究设计及其对应的方法。比如,开门见山地阐明这篇论文采用的方法是质性的还是量化的;如果是量化方法,则具体说明是实验方法还是调查方法,或者兼而有之;如果是质性方法,则具体说明是人类学的方法,语言学的方法,心理学的临床方法,或者是历史的方法,或者是个案调查法,等等。对于所选定的每种研究方法,都应该给出合适的理由。


    一般来说,一篇博士论文可以根据所研究内容的具体情况,从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二者间选其一。也可根据需要,将两种方法结合。相对而言,量化研究的难度稍小一点,因为目前已经开发出很多大型的软件,如SPSS、SAS等,可用于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这使得数据分析已经变成一项很简单的工作。研究者只需了解统计原理和基本操作指令,剩余工作可由计算机完成。质性研究有一定难度,需要研究者从大量素材中提炼出核心思想与规律,而不迷失于素材的细节之中。很多博士生在论文中罗列了大量的质性材料,却未能加以分析、转化、提炼,形成可被接受的、具有说服力的观点。这种做法还不足以称之为质性研究。    一旦确定了所采用的基本方法,则接下来就需要结合研究内容,具体描述如何使用每种方法。比如,若选用实验的方法,则需要准确描述实验分组的类型、人数及其依据是什么;所使用的实验材料是什么;实验流程是什么;等等。如果选用问卷法,则问卷编制的依据、问卷的信度与效度、问卷的使用过程、问卷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评分等,都必须逐一讲明。如果选用人类学的方法进行质性研究,则必须说明访谈或观察的对象(如个体还是群体)、内容、次数、时间、频率,等等。

    第四章是结果和发现(results and findings)。主要是博士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所发现的结果,得到的初步结论。如果是量化研究,那么这一章中就会有大量的数据图表;如果是质性研究,那么这一章中就会有大量的素材或案例描述,各种形式的对照结果等。

    第五章是讨论(discussion)。对大部分博士生而言,这一章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也是大功告成之前的最后决战。作者需要对文献及其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梳理,解释现有结果,提出某种观点,得出相应的结论。在这一部分主要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本研究的发现进行简要的总结,给人一个整体的框架。二是具体阐述研究发现,可以通过与前人研究的对比来说明本研究结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所揭示的规律与现象等。无论是与前人的研究结论一致,证实其可靠性或正确性,还是推翻前人的研究结论,发现新结果,都是有意义的尝试。一味地否认前人结果,试图标新立异或者夸大本研究的创新性,或者过分担忧与前人的不一致,怀疑自己所得结论的可靠性,这些心态都是不可取的。用事实说话,实事求是,这是上策。三是对将来研究的建议,作者可以将论文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或者存在的不足等总结出来,作为将来研究的课题。有些美国博士会在论文中写到: “My study find more questions than answers。”事实也是如此。

    “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大部分博士生完成毕业论文过程的真实写照。我自己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写作的过程断断续续,这不是因为心智阻断,而是因为心绪不宁。每每将辛苦耕耘完的论文呈交给导师时,心中忐忑不安。每每收到被修改得花红一片的论文时,心存感激之余,也伴随着强烈的自我否定。直至后来的一次经历,彻底地改变了我对博士学习的观念与态度。在导师的50岁生日聚会上,每个学生都带去小礼物以示祝贺。其中一个学生的礼物包装得极为精美,且是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着。当导师层层揭开时,里面就是一瓶用于修改论文的红墨水。大家都会心地笑了。是的,需要修改、重写论文的不只是我一个人,所有的博士都需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当我意识到了真正的博士都是在考试熔炉中锤炼出来的,都是在不断的否定中寻找生机的,都是在撰写论文过程中磨炼思维与修炼学术功底时,我反倒轻松了。心态的调整使我能够潜心修改博士论文,并最终获得了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年度杰出论文奖。其实,只要努力钻研,总能修成正果。

作者简介 :严文蕃,1984年留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校区(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1991年获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获当年美国心理学会优秀论文奖。曾任教于美国华盛顿州Gonzaga University,得克萨斯大学、宾州印第安纳大学等,现为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校区)教育系主任、终身教授。在任教学校开设了教育管理,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专业。作为博士专业学科负责人及四十多个博士论文委员会主席,有着丰富的研究生教学及管理经验。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教育政策分析,课程与教学及教育研究方法等。多次获得过美国政府及学术机构资助的研究基金和项目,如隶属美国教育数据中心的教育研究协会基金和国家科学基金。作为美国教育研究协会高级国家数据研究分会“特别兴趣组”的负责人,与同事合作,多次成功地组织了大规模教育政策分析的研究。已出版《中国教育科学精品教材译丛》(副主编)。2003年曾作为美国富布莱特(Fulbright)学者到中国讲学。因其贡献突出,于2005年再次被聘为美国富布莱特学者。
http://emuch.net/html/201205/4444107.html

Sunday, April 21, 2013

fight procrastination


拖延症,不可怕


如果你想创造一个理想的培育拖延症的温床,那就试着动手做一个研究项目吧。这样的项目大多工程庞大且耗时长,比如像博士生的研究项目通常得耗上至少三年的时间。这些项目的截止日期通常模糊不清,更别提回报了:你投入很多精力,却听不到任何积极鼓励的声音,奖励更是遥不可及。更何况,每个励志成为科学家的人都有点完美主义情节,要求和期许非常高。所以也就不奇怪为什么每个研讨会上拖延症都是热点话题了。很多研究人员都觉得自己不由自主的受到一种“拖延力”的影响,不停看涨的压力曲线和遥遥无期的截止日期都是命中注定的。但事实上,一些简单的方法就可以让你远离拖延,回归正轨,而第一步,就是正确认识到你自己为什么拖延。

完美替身

有些拖延症状是很明显的:早上的咖啡拖到中午,刷YouTube还到处分享视频,或者在应该更新实验报告的时候更新Facebook状态。
但更多的时候你很难察觉自己在拖延,甚至还以为是在做挺有用的工作。比如说,孜孜不倦的查艰涩难懂的参考资料,虽然根本没时间读;展开新的实验,虽然还没分析旧的;分类鉴定实验室里各式玻璃器具;查邮件……所有这些都是看起来有用但实际上你不应该在做的事情。
那为什么在应该写论文的时候,大家都变成了模范主妇主男?因为这些看似琐碎的家务式活动其实是写论文的完美替身,它让我们产生错觉,以为自己真的在完成工作, 从而减少自我责备和不适:要是我们去读小说,或者打个盹,那岂不成了赤裸裸的荒废光阴吗?但是你有没有想过通过整理文件夹以便于查询资料呢,这毕竟能能加速你的写作,又比如在每个实验柜上做好标记以便找到需要的东西,但你真的有去做么?
这些活动或者借口倒是很合你的意,但致命缺点就在于,到最后你发现你还是没读这篇文章,没做那个实验,没动笔写你的论文。这时候内疚感多半会铺天盖地的袭来,因为你做的所有事情对完成目标都无济于事:找了读了参考资料又怎样,还是不知道怎么下笔写论文;回了邮件数了玻璃杯又怎样,对搞定艰巨的项目还是提不起兴趣。没办法,动机这东西是求不来的。
我 们很多人对动机有个很深的误解:我们总觉得人们想做什么就会去做。这个理论可能适用于你喜欢做的事情,比如看个电影散个步,但当面对一个没有确切截止日期的庞大的项目时可就不管用了。真实情况可能是,在截止日期之前你都没有任何提笔写论文的愿望或动力。因此,你需要另外一个理论。

动机魔方

心理学研究发现,行动引发动机,动机又激发更多的行动。因此不要等到你有动力了准备好了才开始做事儿,当你去做了,积极性就会上来,愿意做的事情也更多 了。每个人应该都有类似的经历:你一直有个万年老坑不想填,有天你突然决定去填坑,当你真正开始后发现其实也没你想得那么糟糕,干嘛不趁机继续填下去呢?当然了,在没心劲的时候去做一件事情是很难的,但是的确有一些能把拖延症扼杀在摇篮中的方法。
首先,把庞大的项目分成非常小的步骤。你别直接告诉自己我得修改论文,这听起来太麻烦了,相反,你要它分解成小的步骤,比如看看评论者写了什么,或者先做一两个小的修改。其次,给每个小步骤制定截止日期,别说我待会做这个明天做那个,太模糊了,你得把时间精确到以“小时”为单位。第三,记得中途给自己一点奖励。比如,你早上十点之前读完了评论,那就自己一点时间放松,喝点咖啡,聊会儿天,查一下邮件什么的。其实一旦你开始做事了,你多半会发现自己会赖在上面不想停下来了。
所以,当你在实验室或办公桌上感觉不到做事的积极性的时候,也许你得主动去寻找。下次你再发现自己在做一些无用功时,记得赶跑那些潜在的拖延习惯。只要你按照我们讲的三种方法去做,你一定会欣喜的找回丢失已久的动力。

Tuesday, April 9, 2013

Preparation for viva

Personally I gave myself a few weeks grace and then got back into it.. do you know when your viva date is? I had almost a 2 month gap between submission and viva so I was able to have a little breather. The 2-4 weeks before the viva I did my most work, I looked online to find examples of the most commonly asked questions and then typed up all my responses to those, and also other questions that arose in the mini-viva I had with my supervisors. 
I wrote (in note form) a summary of the whole thesis, and also a summary of each chapter to refresh it all my mind, and also noted how I would address any methodological issues that came up. I also did a quick lit search to check on any new literature that had come up in the field that I should be aware of. I also made sure I knew the methods and findings of the key articles/theorists in my thesis that I referred to often. I also did a bit of reading of papers my examiners had done (slightly different fields) to make sure I was aware of their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recent research outputs.... I also went on a week holiday to spain the week before my viva (arrived back on the Friday and viva on the Monday!!) Took my thesis with me on holiday and read by the pool on 2 days of the 7 which was actually quite nice ... I also made sure I had a nice outfit for the viva. and knew exactly where it was, so I could plan ahead on the day. Good luck!!

http://www.postgraduateforum.com/thread-24247/

Monday, April 8, 2013

another suggestion

I went through the exact same thing a year ago. I know exactly of what you speak. A couple things that helped me:

- Lower your expectations for daily output. The (seeming) enormity of the task paralized me. I told myself "today will be a success if I can get one page done before noon, even if it's crappy. Whatever else happens today doesn't matter". Getting myself rolling with an achievable goal in the morning led to more productive days, since the pressure would be off in the afternoon.

- Find a non-judgmental friend, and tell them you will be emailing them your daily output at 6pm (or whatever) every day. Tell them they don't have to read it but you would like some positive feedback please, even if you've just written a couple paragraphs.

- After getting deep in a hole, I went and talked to my supervisor. I said "I'm having trouble with this, but I really want to finish. Here's what I have done, now let's set achievable goals to get to the end". It was hard to admit how far behind on things I was, but that was really the first step towards actually finishing.

- Sometimes it was good to just worry about getting words on the page and not worry if they made sense or not. For me, editing was much easier than trying to write a sensible first draft.

- Set hard limits on how long you're going to write for each day and each week. I decided I was going to write 9-5, Monday to Friday and try to live like a normal person. If 5pm rolled around and I hadn't got much done? Doesn't matter, heading home. This ended up making me way more productive during my writing hours and stopped the thesis from consuming my life.

This is a really horrible open ended question, but I need help.

It is not a horrible question. Search "thesis" in AskMe, or "thesis procrastination" on google to see hundreds of other people asking the exact same question. Knowing I wasn't alone was I real help to me. Good lu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