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4, 2013

為什麼很多人畢業了就不再碰哲學?

http://wensonyeh.blogspot.sg/2012/04/blog-post_25.html
一、職場上的競爭和壓力太緊迫了

最近推甄好像剛結束,自然又有一批新血要加入哲學圈子裡。去年我寫過一篇有點告誡性質的文章
告訴對哲學好奇、想加入這個圈子的學子們,我所看到的現實社會是什麼樣子,以及哲學人打滾其中的利弊等等。
然而,去年是去年,那時經濟看起來有點起色,大家還不知道八月開始歐洲和美國會開始新一波的失業狂潮,
前兩天我看到一則新聞,裡頭是讓人看了更覺得憂心忡忡、前途茫茫的消息:

為了怕被記者胡編亂謅所誤,我還特地上網查了查資料來源,看來中文版說的不假。
要知道,美國因為沒有像台灣這樣大學浮濫的情況,加上學制設計也不同,就我所知,就算是從純理論科系畢業的人,
以往在就業市場上並不像台灣那般弱勢,這也是我不贊成拿美國哲學系畢業生的收入和職業來證明唸哲學會有競爭力的原因,
因為美國的大學生比例本來就比台灣低很多,就算兩邊的大學畢業人數都超過市場需求,但是超過多少是非常重要的,
這就像是「穀賤傷農」的道理,當供給超過需求一成,可能售價也是跌一成;但是超過三成時,售價可能要跌超過一半以上。
現在看到連美國都開始「賤」了,唸哲學真的是一條辛苦的路。就我自己的所見所聞,的確多數哲學人對找工作是有焦慮的,
而且這焦慮往往在還沒踏出學院時就已經出現了,當年我們還有一個唸得不錯的學姊,忽然之間就休學了,跑去學寫程式,
然後投入職場找到了工作,她認為這是出於效益計算,明智的選擇。我不是鼓勵大家這樣做,因為我怕老師罵我把學生嚇跑了,
我是要說找工作真的很競爭,就算找到了也還要努力保住職位、力爭上游,回頭看看那些書架上的哲學著作,難免覺得無力。


二、無法再創造可以專心研讀的環境

這點和第一點有延續關係。我上家教課時常會建議學生,希望他們能一輩子保持「閱讀文字類書籍」的習慣,
因為有太多人一從學校畢業後,除了雜誌和漫畫之外就什麼都不讀了,好像終於解放了、解脫了一樣,視讀書為苦役。
然而,讀哲學書籍需要比讀一般書籍更嚴苛的條件。我想只要唸過哲學研究所的人都有經驗,唸書時你必須規劃進度和時間,
如果是「想到的時候才讀」、「感覺來了才讀」,那一定讀不好,而且這跟天資或程度沒有多大關係,就是非得如此不可。

為什麼?因為哲學與一般書籍不同,裡頭通常是環環相扣的,充滿了一個又一個論證,放掉了一個,可能後面就讀不太懂了,
一般的小說或知識性書籍不會如此,就算你隔了一陣子沒看,忘了某一個關節,後面還是可以繼續讀下去而沒有障礙。
不只這樣,因為「硬哲學」的書很難、很細,所以也不是心血來潮時想看就能看,要讀這種書還需要一個長期融入的心理狀態,
這情況有點像運動,一個平時不運動的人,你要他忽然之間跑一萬公尺,恐怕還沒跑到一千就累倒了,
然而讀哲學書就是得要「跑一萬公尺」,所以你要常常跑,甚至天天跑,就算再忙再累再心不甘情不願也要保持跑下去的習慣。

想想看,這對於一個正常的上班族而言是多麼高的門檻?更不要說如果結了婚、生了小孩,有多少人還有時間搞這種東西?
也難怪,看看實際的情況,所有的哲學家都是出現在學院裡的,再怎麼樣不世出的天才,不在學院裡就寫不出哲學著作。
這讓我想起了哈金的小說《自由生活》,裡頭的主人翁在完成了世俗化的美國夢之後,到頭來居然跑去當一個櫃檯人員,
因為他希望能夠當個詩人,而他已經不在學院裡了,唯有從事這樣的工作他才能擁有專心寫詩的環境。
同樣地,要不是我不再當上班族,只願意當個「自由的矛」(Free Lance),大概也不會看Phil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了。


三、自我感覺良好的傻勁消失了

我曾聽哈金說過,他認為寫小說要有「偉大的幻覺」,換句話說就是要自以為是、自我感覺良好,覺得有朝一日終能成一大家。
轉念想想唸哲學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尤其是初始接觸哲學的年輕人,也許剛讀過一兩本哲學書,往往便急著要解釋全世界,
好像看到什麼都已經很有想法、充滿洞見了一樣。你可以說這樣很蠢,很naive,但是這樣純粹的時刻也有它的好處,
有些哲學家也經歷過這樣的階段,像尼采,如果他當年沒有宅在家裡瘋狂閱讀《意志與表象的世界》,
然後開始用特殊的眼光去看世界,我非常懷疑他日後只會是Basel大學的一名普通的古希臘文字學教授,不會寫《悲劇的誕生》。
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尼采的腦袋和眼睛,我們一般人的自我感覺良好通常只有兩種結局,一種是從此自覺滿足,不再進步,
如此一來因為碰不到真正的挑戰,所以便可以繼續自我感覺良好下去,我覺得網路上這樣的人蠻多的,不少人還自封大師;
另一種則是鼓起勇氣走進真正的哲學圈子裡,結果呢,看看那些哲學家寫的東西,尼采26歲寫出《悲劇的誕生》,
維根斯坦29歲寫出《邏輯哲學論》,其餘你叫得出名字的哲學家也莫不有驚人的成就,動不動就同是數個領域的大師,
像Whitehead、Putnam、Churchland夫婦…等。好吧,也許有人會說,總有大器晚成的哲學家吧?當然有。
可是你覺得自己到了57歲寫得出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到54歲寫得出Davidson的Agent, Action, and Reason
別傻了,你連要超越自己的老師都不容易了,他們那時代的學者既不比我們笨,卻又比我們心無旁騖,想超越他們談何容易?
哲學不是硬科學,當我學會代數、牛頓定理,當我背了週期表、能階公式,你叫諾貝爾獎得主來談這些也不會比我有權威,
但是哲學呢,一個毛頭小子就算學了半天、想破腦袋,他的論述在大哲學家面前很可能還是漏洞百出、目光短淺,
套個海明威的書名,這叫「to have and have not」,懂的多的越來越懂,不懂的就是不懂,想想也讓人洩氣。
於是乎,看過了學院的堂奧,再走出學院的殿堂之後,很多人便選擇「泯於眾人」,反正多努力也沒用,生活跟哲學再不相干。